百年校史之大礼堂
01 中西交融,历久弥新
大礼堂最初由中央大学的首任校长张乃燕筹款兴建,英国公和洋行设计。经过建设,停工,续建,再到加建及修复,最终形成现在的布局和形态。
大礼堂始建时面积共4320平方米,顶高31.2米,共三层。建筑坐南朝北,呈正八边形,主立面使用西方古典柱式构图,正立面上两层使用爱奥尼柱式与三角顶山花构图,属于典型的西方古典建筑风格。
绿色的穹窿顶是建筑最重要的元素之一,跨度为34米的八角形穹顶,主体为钢结构,中间没有使用一根支柱支撑,跨度和其建筑技术的复杂程度,都达到了当时中国之最。
屋顶的形式模仿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,钢结构外是木壳板,外贴油毡,再使用紫铜板作为最外层饰面。铜板经过氧化形成现在独具特色的绿色屋顶,在灰白色立面的衬托下,显得格外耀眼。
建筑外墙呈灰白色,水刷石和砌石粉面使建筑更具质感,雕花的木门以及做厚的边檐,增加了建筑的厚重感。
进入礼堂首先到达的是一个两层的门厅,地面回廊使用了水磨石,门厅部分还设置了一个豪华接待室。通过门厅进入会议厅,可以看见三层观众席,上两层都采用了悬挑结构。三层的挑高和顶部的玻璃采光窗,让空间明亮通透。从内部可以看见天棚的钢拉杆吊顶,以及精致的石膏线装饰。
大礼堂后期在东西两翼各加建了三层高的教学楼,沿大礼堂的中轴线形成对称。扩建的建筑物占地面积848平方米,建筑面积2544平方米。
在百年校庆之际,大礼堂前的校园主轴线上修建了一个喷泉,其名涌泉。为了与中心区的建筑风格相呼应,涌泉的设计也以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为主,与礼堂和谐统一。
02 几经沉浮,终成杰作
1930年,项目在张乃燕的筹措下开始动工,但是动工不久便因为经费不足而停工。继任校长朱家骅以国民会议的名义请求中央拨款51万银元,使项目得以继续。1931年4月底,大礼堂大略赶造竣工,以便1931年5月5日国民会议之应用。直至6月9日中央大学成立纪念日之际,外部建筑方基本落成,学校举行了大礼堂落成典礼。
1965年,杨廷宝教授开始主持设计大礼堂的加建工程,在两翼对称扩建了三层高的教室。大礼堂的扩建部分延续了其本身的风格,使建筑整体更加雄伟壮观。
1994年4月,大礼堂已经经历了63年的风雨,校友余纪忠先生捐资107万美元,将大礼堂整体修葺翻新。
直至2002年,东南大学建校100周年,学校对大礼堂又进行了翻修,同时在大礼堂前修建了涌泉池,“受人滴水之恩,当以涌泉相报”,以此来时刻提醒东大人, 感念父母养育,不忘社会资助,铭记母校培养。
03 见证历史,自成历史
大礼堂建成的年代恰逢乱世,在这90多年里,它见证了太多重要的历史时刻。
1931年,日本在东北发动九·一八事变,东北三省沦陷,中央大学大礼堂也成为了抗日救亡的中心,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多次在此举行。国民政府时期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就在大礼堂召开;同年7月,大礼堂作为考场之一,举办了民国第一届高等考试。
1937年,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,开始全面侵华战争,8个月的时间内,敌机四度光顾中央大学,大礼堂,科学馆,图书馆,化学实验室,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。
2012年东南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,校友王澍,也是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,回到母校大礼堂进行演讲,礼堂内座无虚席。
同时许多影视作品也都曾在这里取景,包括被人熟知的《人民的名义》,《建国大业》,《致青春》等。